中國傳世書畫院研究院是真的嗎?
為慶祝中國傳世書畫研究院安徽分院成立,安徽分院特推出大型文化惠民活動,2016年9月8日—10月1日期間,凡是每天前200名電話聯系安徽分院,只需198元筆墨紙硯費,即可得到啟順大師四平尺書法作品“天道酬勤”“厚德載物”“寧靜致遠”其中一副,愛新覺羅啟順老師字畫每平尺10000元,每幅書法作品均配有啟順老師的簽名證書。
書法師
愛新覺羅啟順1952年出生,時年65歲,國家一級美術師,系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會長啟功先生族弟,清努爾哈赤章皇帝第十二世孫,康熙皇帝第八代嫡孫,滿洲正黃旗。自幼受曾祖父愛新覺羅溥興和祖父愛新覺羅毓真熏陶,秉承老師及族兄啟功先生的教導,進行皇家書法練習,自幼迷戀酷愛書畫,攻臨寫顏,柳,歐,趙碑帖,臨讀二王,習摹曹全碑,得到過劉炳森老師的贊語,歐陽中石先生的評定。1978年受趙家熹老師舉薦,得到了中國書法協會的關愛和中國美術研究院的認同,特定為國家一級美術師。
請問哪里有書畫古玩潤格評定的?
中國國際書畫潤格中心
通訊:102308北京門頭溝四道橋北京國展美術館中國國際書畫潤格中心收
電話:
關于執行新的IPR2007A QOALITY書畫潤格及資質評定的通知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引來的世界矚目,以及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等的號召,作為中華民族國粹之一的中國書畫也愈來愈引起西方及世界文化經濟的高度關注。而當代中國書畫家和書畫作品要進入大市場溶入世界藝術經濟中,就必須要遵守世界文化貿易規則,包括具有權威性、西方及行業內認可的IPR2007A書畫潤格和資質評定是必不可少的。EVALUATION OF RUNGE IPR2007A QOALITY是中國國際文化交流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國際書畫潤格中心,聯合國際中國美術家協會書法家協會、《今日中華》雜志社、書畫在線網等綜合制定,符合市場標準并執行的一個國際藝術品市場參數及行業準則。
潤格書畫家需提供近期作品1-3幅或2幅作品加幾幅作品照片、四張一寸面部照片及簡介等,并付書畫潤格、評定、證書、注冊及通訊費800元(含年網絡檔案維持宣傳費200元)。凡被成功潤格評定后,即可直接加入國際中國書法家協會和國際中國美術家協會,并獲得中國國際文化交流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的國際推薦,錄入《中國書畫潤格大典》及《中國國際書畫年鑒》一書,同時上傳至書畫潤格網,供檢索查詢。電子檔案號與書畫家本人持有的潤格證書和評定證書為同一號。網站還為潤格后的書畫家提供可展示多幅作品以及書畫家個人相關情況的個人主頁博客,書畫家本人可以通過特附密碼登陸網站后臺自行調整數據庫和頁面。另被成功潤格超過1000元/尺2及中級書畫家均可以優惠獲得北京西山畫家村及國展美術館生活創作展廳??疾斓攸c:北京蘋果園地鐵站,換乘931支2線共交車至四道橋即到北京國展美術館。
(詳情刊載07年6月27日25期《書法報》第五版)
有不少人都認識到:目前多數書畫價格是要抄作出來的,比如拍賣會,公司的簽約畫家很多就是這樣讓公司幫忙抄作的,但畫的確實要有一定水平才行
。
介紹下面一篇文章:
日前,接受《中國商報?收藏拍賣導報》記者采訪。源起湖南書法家協會在最近一次會員與畫廊老板的座談會上,定下的一份“潤格表”。這事情我也是第一次聽說,原本想推掉,但又好像有話要說,于是,就有了下面的訪談。究竟潤格由誰來定?還是值得討論?,F轉載訪談如下:
藝術領域越來越嚴重的“官本位”現象,不僅讓藝術的價值受到玷污,而且還毒害了藝術的未來。
“官大字貴”不會讓任何藝術走上“金光大道”
李勝洪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副院長
王文英 中國書法家協會國際交流委員會委員、九三學社中央書畫院副秘書長
劉寶柱 旅奧華僑書法家
張建平 收藏家 名?潮國際藝術館董事長
劉禮福 中國商報記者
近來,有兩件事情讓中國書法界顫栗不已,一是中國書法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另一件是湖南省書法家協會對外公布了“一張會員作品潤格表”。前者自是讓人欣喜激動,但后者不免讓人心生畏懼。因為將書畫潤格廣而告知不足為奇,而“按官論價”則是千古奇聞。
在這張掀起舉國討論的潤格表中,湖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的書法潤格就按照“省書協會員”、“省書協理事”、“省書協副主席”、“中國書協會員”、“省書協主席和中國書協理事”5個等級的“官階”來分級,如會員的是300元至500元每平尺,書協主席的是2000元至3000元每平尺。而且此表的分類還甚為詳盡,除了書法潤格,還有按官論價的篆刻、招牌題字、展標題詞的參考價,就連書法家們經常參加筆會的潤格也規定的一清二楚。
湖南書協的一位負責人表示,這“是對藝術的尊重,也是對藝術家的尊重,體現書法家的價值”。然而,隨之而起的眾多輿論則將其斥為“官大字貴”的書壇怪象。還有很多專家指出,其實國內的很多藝術領域都不同程度地面臨著這樣的問題。
是規范市場 還是按官論價
李勝洪: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是書法家的勞動產品,又有市場需求。它具備了商品所特有的屬性就必然讓它有價格,而且它的藝術價值決定它的市場價格。但目前的書法藝術品市場很亂,它的價值和價格已嚴重背離。像有些演員或者領導根本就不懂書法的筆法、字法、章法,更不懂什么是書法的格調和意境,但他們的字比古代翰林院大學士的要貴,幾千元一平方尺還有很多人搶著要。
另外,很多書法協會的領導都是從文聯等政府組織跨調過來的,他們其實并不懂書法,但之前為官的很多習性并沒有改變,就生出“按官論價”等許多稀奇古怪的做法,這就嚴重擾亂了書法市場的運作規律。但現在的書法市場又沒有一個公認的評價標準,很多地方就參考官大官小來定潤格。雖然這種做法很荒謬,但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是一種無奈的舉措。從這個角度看,且不說這張潤格表合理不合理,它是一個警報,是對規范書法市場的呼喚。
王文英:這違背了藝術發展的規律。
潤格就是為人做詩文書畫所定的報酬標準,也可以說是書畫家書畫作品價值的貨幣體現。但藝術品作為商品,是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商品,因為它的個性差異之大,變化之不確定,價值之高低上下,不是能夠簡單地規范得了的。如果由一個機構來規范藝術作品的價格,而且依據僅僅是“官職級別”,那么,那個喜歡四處留墨的乾隆皇帝,其墨寶的價值該是最高的了,而事實并非如此,收藏市場上價格高的書畫作品,還是出自那些公認的藝術大家之手。其實,“官大字貴”所表現的價值,并非是“字”本身的藝術價值,而是附加在書法作品上面的其他因素。這種現象恐怕只有在特權社會才會出現,但這嚴重違背了藝術發展的規律。
劉寶柱:書協主席與書法家是兩回事。
按官論價是書畫界官場腐敗的表現,它還導致一大批低劣的書畫作品充斥市場。原本協會領導層的責任應該是發現與組織有真才實學的書法家開展活動,繼承和發展祖國的書法事業。他們只是“書法工作者”而已,跟“書法家”是兩個概念,更跟什么“大師”“巨匠”不著邊際??伤麄儏s用人民賦予他們的權利,凌駕于書法家之上,以“大師”、“巨匠”自居,更蒙蔽了一大批不懂書畫的“官僚”、“收藏家”、“大老板”。趁機在目前還不規范的書畫市場里哄抬潤格,導致書畫作品不是按質論價,而是按官論價。
記得在1997年左右,沈鵬任“代主席”時,在山東走穴,其書法作品每平方尺五六百元都無人問津。當“代”字去掉后,書價一路飆升至現在的近萬元一平尺,而且在此價位下都很難購得“墨寶”。而張海在沒有當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時,每平方尺2500元到3000元,就任書協主席后,馬上變成8000元每平方尺,現在1.2萬元每平尺。潤格一夜翻幾倍,難道他的書法水平也是一夜之間突飛猛進。
張建平:藝術市場有“海鮮價”。
潤格是客觀存在的,對市場而言,有潤格對買賣雙方的交易行為會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但很難通過什么去規范。畢竟藝術市場也有“海鮮價”現象,也就是說市場行情是不斷變化的,而變化的因素又是多樣性的,比較復雜。所以,潤格只能是市場價格的反應,脫離市場而采用其他方式去進行所謂規范,既不恰當,也沒有必要。
“官大字貴”不止霧迷書壇
劉寶柱:分三六九等,就有人投機鉆營。其他藝術品市場同樣存在此類現象。
其實,這種“官本位”現象是對社會正常秩序的扭曲,是對個體人格尊嚴的摧殘,這不能不催人深思。吳冠中曾經說過,全世界就沒有一個國家有這樣那樣的文學藝術家協會,政府就已經把他們分成三六九等,什么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省級工藝美術大師。普通民眾怎能不認,受封者又怎能不想盡辦法鉆營。某國家級協會主席透露,該協會的會員是5萬元一個,而且誰買評委或者評委主任的作品,在評選的時候就能得獎,買的越多得獎越高。這就制造了一種不公平的市場競爭氛圍,出名的想要錢,不出名的總想炒作自己、賣官鬻爵,沒幾個潛心修道,國內藝術領域由此形成的浮躁之風也很難遏制,而關注藝術品的人就只看重商業價值,而忽視了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李勝洪:很多藝術領域都按官論價。
近幾年的書壇,這種“按官論價”的現象越來越嚴重了,幾乎每個省的都有,很多書法家協會的副主席就根本不會寫字,但也敢四處題字、賣字。而且國內的很多藝術領域都存在這種現象,只不過書法市場中,這種現象最嚴重、最典型。張建平:還有“官大文貴”。
“官大字貴”的現象,除了書壇之外,其他領域也存在此類現象,比如“官大文貴”,官大就等于文章水平高,等等。其原因也很復雜。一方面,中國歷來“官本位”的觀念比較重,只要這個人的官位高,他的方方面面也都隨之高了,也不否認有些人以此來博取官的好感。另一方面,有許多人并不懂藝術,但樂于收藏,他們沒有藝術評判的知識,只有通過藝術家的政治地位來判定其藝術價值,認為作為專業藝術機構的領導,一定是具有了較高的專業水平才能夠身居其要職,因此認為官位越高藝術價值越高。
不僅玷污藝術 還危害藝術的前途
劉寶柱:國粹將毀在我們身上。
“官位”就是大師、巨匠。少數書畫權威們幾乎完全壟斷了全國的書畫藝術市場,他們任筆一揮便是“神品”,雖然“一字萬同”,但用掠奪性的定價還是能夠謀取暴利,一位名家一年的收入比一個中小型企業老板的還要高。這也就誘使一批所謂聰明的“書畫家”,花錢買官、買會員,大賽時賄賂評委,抓住時機,大肆炒作,大吹大擂。嚴重的官本位腐敗現象,多年來,導致書畫界不可能有公平競爭,大大阻礙了書畫藝術的發展,而且把很多好的藝術家給埋沒了,使藝術的發展走向歧途。長此以往,國粹藝術將毀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
當年一位書法家曾是中國書協副主席、某省書協主席,在位時每平方尺3000元,一張字差不多就要2萬多元,某人覺得收藏他的字能升值,就借錢買了一百多張。后來,該書協主席因換屆下來了,他的字馬上變成了一張七八千元,在畫廊里四五千元也能買到。因為這樣,買他一百多張書法的這個人幾次跳樓。在當地造成了很惡劣的影響。其實,這是對“官大字貴”現象最大的諷刺。
王文英:對于收藏界來說,也不公正。
“按官論價”很有可能會擾亂本來就很脆弱、混亂的書法市場;于收藏界來說,也不公正。因為當代書畫家隊伍空前的龐大,聚集著各色人等,自然良莠不齊。并非個個都稱得上藝術家,也并非件件書畫作品都可稱得上藝術品,具有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鑒賞和鑒別在這里顯得尤為重要。
李勝洪:會讓人對藝術喪失信心。
書法藝術品可以是商品,但書法工作者不能當一個商人。因為書法家也要有最基本的職業操守,即融入書法藝術中,有責任保護書法藝術,并讓其傳承和發揚光大。首先得真心地去創作,對得起自己。就像給報頭、匾額、景點題字,都有不同的講究,給不同的商鋪題字,這些字用在什么位置,書法家都應該給人家建議,這其中包括文字內容、文化含義、書法藝術等多方面的創新。而不是應付,或者像機器一樣的生產。不然把風景名勝搞壞了,會留下千古罵名。
其實,按官論價也不利于書法藝術品的生產和書法的發展。不僅讓書法組織聲譽掃地,而且在這種利益的驅動下,各個為了爭得一官半職而不擇手段,投機鉆營,也不利于書法組織的發展。更為嚴重的是讓崇高的藝術商業化,會讓很多普通的欣賞著對藝術喪失信心。
張建平:藝術的純潔性被損害。
用行政等級評定藝術價值的“潤格表”,我認為這是經濟和政治相互作用產生的現象,客觀上對藝術確實會產生一種負面的效果,就是讓人感覺藝術的價值是和藝術家的“官位”掛鉤的,藝術的純潔性就被損害了。
書畫潤格該怎么定
李勝洪:完善的評價標準和正常藝術批評缺一不可。
每個行當都需要參照法則對行業產品進行評判。古人的書畫潤格,雖然只是個體行為,但古代都有一個“神品”、“妙品”等只是關注書法藝術本身的評價標準,為何現在的書法界就不能建立類似的評價標準呢?現在書法界最迫切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建立書法藝術的評價標準體系,還有正常的、公平的藝術批評,現在的藝術批評都是敢批評古人,不敢批評時人,只說好話、不說缺點。這是規范藝術品市場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
王文英:古代潤格都是個人的事情。
潤格古來就有,好像古代書畫家的潤格都是由書畫家自己來制定的。像鄭板橋的潤格:“大幅六兩,中幅四兩,小幅二兩;條幅對聯一兩;扇子斗方五錢。凡送禮食物,總不如白銀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現銀則心中喜樂,書畫皆佳。禮物既屬糾纏,賒欠尤為賴賬。年老神倦,亦不能陪諸君子作無益語言也?!睗櫢裰猩昝鳌艾F金交易”,并在其后附詩一首,再次表明潤格的嚴肅性:“畫竹多于買竹錢,紙高六尺價三千。任渠話舊論交接,只當秋風過耳邊?!?/p>
鄭板橋的潤格生動詼諧有趣,令人不禁聯想到其趣味性情畢現的六分半書,聯想到其秀勁挺拔的水墨蘭竹,聯想到其人的落拓不羈和乖張的性格。民國時期的漫畫家豐子愷,則在《論語》上公開刊登自己的潤格,以廣而告之。高壽的齊白石,隨著年齡的增長、畫藝書藝的提高、聲望的擴大,幾番修改潤格。這些潤格雖身為價目表,卻透著書畫家的性情和智慧,修養和底蘊,讀來令人會有意外的收獲。我想,古今中外藝術作品價格的確立,取決于收藏市場與藝術家的藝術水準,而非哪一個機構。這樣的價格與價值才能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張建平:把潤格交給市場定。
潤格應該由市場來定,盡管市場的因素比較復雜,但總會有一個市場標準。藝術品價格的制定標準是由各種復雜的市場因素構成的,很難一概而論。通常來說,書畫的價值和價格是一個相輔相承的關系,但不排除有些藝術品的價值很高,但市場的價格不一定很高。市場有自身的規律,會按照市場情況進行調節。
媒體互動:
官場潛規則的折射
“官大字貴”,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官場潛規則的折射。比如,發獎金肯定是官大多拿,吃回扣肯定是官大多要。書協主席怎么說也是官,怎么就不能官大字貴呢?因此,對“官大字貴”也不必太認真,因為官場如此,誰又能擋得住書法協會效仿呢?要不想讓“官大字貴”,那就需要改改官場的潛規則,否則說了也白說?!堆嘹w都市報》
這是對書法藝術價值的無視與無知
書法盡管屬文化范疇,但既然要走向市場,也要遵循市場規律。盡管書法大家的名頭多少會產生一定的市場影響力,但書法作品最終成交價格的高低,當然還是由其質量決定,并需看買家的眼色才行。從這個角度來看,湖南書法家協會完全依據會員在書協中的行政級別,由高到低地排列作品價格,既是“官本位”痼疾的體現,更是對書法藝術價值的無視與無知。湖南書協公布的這份完全照抄照搬行政職位的價格表,不僅實屬畫蛇添足,恐怕更是一廂情愿?!段靼餐韴蟆?/p>
官員墨寶一字千金,腐敗也“文化”?
演藝圈大腕龍飛鳳舞的簽名尚且價值不菲,何況是有權有名的官員墨寶?一些所謂的“藝術”與權力沾邊,立馬變味。比如,胡長清在江西南昌當官時,當地許多店鋪的牌匾都是由其“親書”。當然,這種題字從來不是“義務勞動”,“一字千金”成了約定俗成的價碼,“潤筆費”更成為一些老板向其“文明行賄”的渠道。人民網
當前書法藝術面臨的危機和機遇
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但這門古老的藝術正面臨著諸多危機。傳統書法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書法實用空間的萎縮,導致了書法價值觀念的跌落。當前書壇,看似熱熱鬧鬧,其實書壇“領軍人物”就那么幾個,書法在整個藝術界地位相當低微是不爭的事實?!吨袊鴷媹蟆?/p>
當現代的書法家要當做官的書法家
書法家生在古代就是不幸,即使有官方潤格表又如何?那些求字的大多老于此道,心明眼亮,豈會像現代人一樣,隨便就被什么官封大師啊、潤格表啊之類哄得團團轉?所以,當書法家要當現代的書法家,當現代的書法家要當做官的書法家,向藝術用功不如向官位進攻,官到錢自來,此份潤格表真真乃權錢關系的一道妙解也?!堆虺峭韴蟆?/p>
消費者永遠是最權威的裁判。
書法作品按等級定價的做法欠妥,存在一定的市場導向問題。畢竟書法家的功底并不與職務有什么必然的聯系。書協作為行業組織出臺行規無可厚非,關鍵還是消費者和書法收藏者要慧眼識珠。這個統一的潤格標準并不是與市場接軌,而是違背藝術市場規律、以行政思維和官場邏輯誤導藝術發展的偽市場化行為,不是進步,而是倒退?!吨袊M者報》
10月23日《中國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