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紡服裝職業技術學校有哪些專業?
常紡服裝職業技術學校有香料香精工藝、表面精飾工藝、現代紡織技術、針織技術與針織服裝、絲綢技術、服裝設計、染織藝術設計、紡織品裝飾藝術設計、新型紡織機電技術、紡織品檢驗與貿易、食品加工技術、食品營養與檢測、食品貯運與營銷等專業
二、絲綢為什么被譽為“出現最早,應用最廣,傳播最遠,技術最高”的發明
絲綢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創造發明之一,與其它創造發明相比,有著出現最早、應用最廣、傳播最遠、技術最高四大特點。它出現在新石器時代,與中華文明同歲;它衣被天下,服務眾生;它傳播世界,絲綢之路成為東西方交流的通道;它的技術含量最高,發明創造點極多。在這一展覽里,絲綢部分著重展示了六項在世界紡織史上獨領風騷的發明專利。一是把野桑蠶馴化為家蠶;這是生物學史上極為重大的發明,人類歷史上只有家蠶和蜜蜂兩種昆蟲被馴化。二是發明踏板織機,此后“機”字不僅成為所有機械和機器的總稱,而且成為機智、機敏、機靈等聰敏智慧的代詞;三是一整套織物結構系統,正是由于這一套結構的設計,才出現了綾羅綢緞錦等各種絲織品種;四是控制圖案循環的提花程序,這是絲織技術中最為神奇的部分,這種線編而成的花本傳到歐洲之后發展成打孔的紙版,進而對電報和早期計算機器的發明產生影響;五是夾纈,這種在唐玄宗時期發明的多彩防染印花技術一直到流傳到今天;六是鎖繡,雖然只是一種手工技藝,但在世界刺繡藝術之林獨樹一幟。
現有的考古發現證明中國的絲織技術最少應該出現在5500年之前,絲綢能做衣服,還能做被面,還能做畫,還能做襪子,絲綢風靡全世界,絲綢在5500多年的發展期間,發展出了很多變種,如宋錦、絲,飾金織物和云錦。
這牛吹的,都吹膨脹了
定義
在古代,絲綢就是蠶絲(以桑蠶絲為主,也包括少量的柞蠶絲和木薯蠶絲)織造的紡織品?,F代由于紡織品原料的擴展,凡是經線采用了人造或天然長絲纖維織造的紡織品,都可以稱為廣義的絲綢。而純桑蠶絲所織造的絲綢,又特別稱為“真絲綢”,以區別其他纖維的廣義絲綢。
產地
浙江,江蘇,四川,山東,廣西。傳統絲綢生產過程:首先采用蠶的蠶繭抽絲,然后將取得的天然蛋白質纖維,再經過牽經、整緯、裝造、提花、編織而成。絲綢,是由蠶的蠶繭抽絲后編制取得的天然蛋白質纖維,再經過精心編制而成的紡織品,蠶的發生期一般從桑樹發芽時開始,蠶子發生時稱為催青期、要在空氣流通,溫、濕度適當的室內保護12-13天。使蠶子孵化、孵化出來的蟻蠶只有3mm長,0.5mg重,經過桑葉飼養25-28天,蠶成熟前長7.5-9cm。重約4-5g,在整個育蠶期中,對于濕度通氣、飼葉、清除蠶所排泄的蠶沙和碎葉,到蠶熟后上簇作繭,是一系列較細致的工序。 蠶熟上簇作繭之后,下一步就是繞絲。為避免蠶繭在貯存期間活蛹化蛾,簡單的烘繭殺蛹設備會利用熱能殺死鮮繭繭腔中的活蛹,并除去適量水分??壗z的方法很多,按繅絲蠶繭沉浮的不同,可分為浮繅、半浮繅、沉繅三種,蠶繭的浮沉主要取決于煮繭后繭腔內吸水量的多少。將煮熟繭繅成生絲,要經過索緒、理緒、集緒、捻鞘、絡交、卷取、干燥等工序。蠶繭經由繅絲機繅制成生絲后,便進入了絲織階段。 一條蠶短短的一生吐出的絲卻有1000米長,做一條領帶需要111個蠶繭,而做一件女士上衣則需要630個蠶繭。 絲是桑蠶在桑樹上所吐出的纖維。蠶絲是一種生態學非污染的天然纖維。具有其它纖維及加工品無可替代的獨特性能和無可比擬的旺盛生命力。經過染織而成的各種色彩絢麗的絲綢面料,更易縫制加工成各種高級成衣和室內裝飾品、旅游紀念品及眾多工藝美術品,難怪國外消費者將絲綢譽為“美的源泉”。 另外,用真絲綢為衣料做成的絲綢服裝,對人體有保健作用。自古以來,真絲就有絲綢皇后的美譽。到了現代,人們又賦予了它健康纖維、保健纖維的美稱。因此,真絲纖維的保健功能是任何纖維都無法相比的、無法替代的。真絲纖維中含有人體所必須的18種氨基酸,與人體皮膚所含的氨基酸相差無幾。故又有人類的第二皮膚的美稱。穿真絲衣服,不但能防止紫外線的輻射、防御有害氣體侵入、抵抗有害細菌,而且還能增強體表皮膚細胞的活力,促進皮膚細胞的新陳代謝,同時對某些皮膚病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另外,由于特殊的吸濕性和透氣性,還有調節體溫、調節水份的作用。
三、絲綢之路的起點和終點
你好。請參考 :
絲綢之路的起點和終點是哪_百度知道
一般來說,研究學者普遍認為,古都長安是絲綢之路的起點,羅馬是絲綢之路的終點。絲綢之路并不是單純的一條路,而是一片通商的路線網絡,向西可以延伸到意大利的威尼斯,再從威尼斯交易到歐洲各地。向東可以延伸到日本的奈良。
奈良正倉院珍藏的中國染織珍寶超過了十萬件,如果再加上法隆寺保存下來的絲織物,據說可以囊括中世紀的各類絲綢制品。
絲綢之路橫跨亞歐大陸,經過了當時世界上四個大帝國:大漢帝國、安息帝國、貴霜帝國和羅馬帝國。
這四個國家在當時,是東亞、中亞、歐洲實力最強、版圖最大、人口最多的四個國家,被稱為“歐亞四大強國”。人口數量排名第一位的大漢帝國。
根據西漢的全國人口普查,西漢元始的二年,大漢帝國的人口約6000萬,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人口超半億的國家。排名第二位的羅馬帝國在公元前1世紀末,還不斷在地中海沿海和西歐地區進行大規模的擴張,并且已經將地中海變成內湖,人口約3340萬。
第三位是西亞的安息帝國。公元前1世紀,它是西亞最大的國家,人口約830萬。
第四位是貴霜帝國,人口約300萬,士兵有20萬。公元元年,世界上總人口不到2億,所以絲綢之路貫穿了當時世界上最發達、最強大、人口最多的國家。換言之,保守地估計,絲綢之路當時至少影響了世界上六成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