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座博物館
19世紀中葉,外國人開始在上海、天津、成都等地創辦博物館。1905年,張謇籌建南通博物苑,這是中國第一座博物館。
張謇,清末狀元,實業家,倡導實業救國、教育救國,熱衷辦廠、辦校。1905年,他上書要求清政府建立博覽館,未被采納,于是在家鄉南通籌建南通博物苑。他購民房,遷荒冢,征集文物2900余件,先后建起北館、中館、南館和園圃,形成了一座綜合性的博物館。當時的南通博物苑分為自然、歷史、美術3部分,后又增加了教育部分。除展出文物外,還展出動物、植物、礦物、金石拓片、化石等。1938年,日軍侵占南通,博物苑成為日軍的馬廄。解放后,南通市政府進行了修復,改名為南通博物館。1984年又恢復原名―――南通博物苑,并將張謇故居也歸屬博物苑。中國最早的文言志怪小說《搜神記》
南北朝時期,志怪小說特別興盛。這類小說大都記錄怪異奇聞,有的記述鬼魅,有的描寫佛法,有的記敘人跡稀少地區的山川特產,有的編錄虛幻的神仙方術,光怪陸離、荒誕不經是它們的共同特點。東晉干寶寫作的《搜神記》,是這類作品中寫作最早、成就最高的一部。
《搜神記》雖然寫的多是神靈怪異的荒誕故事,但也保存了不少優秀的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如《韓憑夫婦》、《干將莫邪》《三王墓》等篇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殘暴本質,歌頌反抗者的不屈精神?!独罴臄厣摺酚浭錾倥罴牟活檪€人安危,機智勇敢為民除害的事跡?!端焉裼洝返膬热蔟嬰s,描寫細致生動,對人物刻畫也注意到鮮明的個性,初具小說的格局,在我國小說發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中國最早的文言志人小說《世說新語》
中國古代小說以“志怪”、“志人”分類,志怪著重記述神怪異聞,志人則主要記敘人物的言行事跡。南朝宋劉義慶編撰的《世說新語》是我國最早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
《世說新語》全書原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36門類。全書共收一千多則故事,記述簡練,一般只有數行文字,短的只是三言兩語。它主要記載漢末至東晉年間一些士大夫的言行軼事,對統治階級的政事和日常生活也有所涉及。通過這些描寫,形象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尤其是士大夫階層的生活狀況乃至精神世界。其中有不少批判黑暗現實、諷刺奢侈淫佚、贊揚智慧和善良的記述。
《世說新語》語言質樸精煉,有的就是民間口語,言簡意深,耐人尋味。記載人物往往是一些零碎的片斷,但傳神地表達了人物的個性。書中隨處可見出色的比喻和形容、夸張和描繪?!妒勒f新語》語言藝術上的成功,對后代筆記文學有橡稿很大影響。后世仿《世說》很多,有《續世說》、《今世說》等。書中還有不少故事成為后世小說、戲劇的創作素材,如“禰衡擊鼓罵曹”、“曹植七步成詩”等。
中國最大的小說集《太平廣記》
《太平廣記》是宋初官修的一部小說集,北宋李P等人奉宋太宗之命編纂而成,因為成書于太平興國年間,因此取名《太平廣記》。
《太平廣記》搜集了自漢至宋初的各種小說、筆記、野史等500多種,共500卷,另有目錄10卷,全書按題材分92大類,150多小類,如“神仙”、“女仙”、“異僧”、“鬼”、“精怪”、“狐”等,保存了大量的古小說資料。
《太平廣記》引用的書籍,據舊刻本書前開列的引用書目有343種之多,但實際引用的書目共475種。這些書籍大都已散佚、殘缺或經竄改,后人只有通過《太平廣記》才可以窺見本來面目。由于《太平廣記》保存那么多的古代小說,又采用分類編纂的方法,這給后來研究小說史的人帶來很大的方便。魯迅輯錄《古小說鉤沉》、《唐宋傳奇集》就充分利用了此書。宋代以后的許多作家也常常從《太平廣記》中選取題材,創作傳奇和戲曲。
中國最早的詩文選集《昭明文選》
《昭明文選》是我國現存的最早一梁巖孝部詩文總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長子蕭統組織文人共同編選。蕭統死后謚“昭明”,所以他主編的這部文選稱作《昭明文選》。
《昭明文選》選錄的是自先秦至梁七八百年間的130位作家的各體詩、文、辭賦等38類,共700余篇。選錄的作品,已經注意到了文學作品與一般學術著作的區別,所以不選六經、諸子中的文章。這部詩文集大體上包括了棗州先秦至南朝梁代初葉的重要文學作品,反映了各種文體的發展輪廓,保存了重要的資料。
《昭明文選》歷來受到封建時代文人學者的重視,甚至被當作科舉者的必讀書,有“《文選》爛,秀才半”的俗諺,在封建社會起到了文學教科書的作用。
世界上最長的敘事詩《格薩爾王傳》
《格薩爾王傳》是藏族長篇英雄史詩,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長的敘事詩。它主要流傳于藏族地區。在蒙古族、土族、納西族以及不丹、尼泊爾等國家的某些地區也有流傳。
《格薩爾王傳》是我國藏族同胞世代創造的藝術精品。全書約一百多部,一百多萬行詩,比較重要的大約三十多部。這部史詩敘述格薩爾一生的豐功偉業。
據說他是天神之子,因妖魔鬼怪在人間作惡,殘害百姓,他便下凡投身于一個貧苦人家。15歲時參加賽馬比賽獲勝,成為嶺國之王。以后便開始了一系列降妖伏魔、抗擊侵略的征戰,最后闖進地府同閻王抗爭,把在十八層地獄中受難的人們解救出來。完成大業后,便重歸天國。全詩貫串為民除害、保護人民、反對侵略的思想;場面巨大,結構宏偉,想象豐富,形象生動,語言優美,飽含詩意。
《格薩爾王傳》以史詩般的氣魄,以綺麗的幻想,通過對藏族英雄格薩爾王的塑造,曲折地反映了6―9世紀以及11世紀前后藏族地區的一些重大歷史事件,表達了藏族人民厭惡分裂動蕩,渴望和平統一的美好愿望。它充分顯示了史詩的特征和魅力,又具有明顯的民族特色,因而,它不僅是藏族人民喜愛的說唱文學,從某種意義上說,又是藏族文化的一部百科全書,對研究藏族歷史、地理、社會、文化、宗教、語言都有重大的文獻價值。
《格薩爾王傳》史詩的搜集工作已被國家列為國家社會科學研究的重點項目,許多重要的分部,例如《霍嶺大戰》、《降妖伏魔三部》等已出版。
中國最大的詩歌集《全唐詩》
《全唐詩》是清朝初年編修的一部匯集唐朝詩歌的集子。全書共900卷,目錄12卷,共收唐、五代詩4.89萬首,作者2200多人。在中國,還沒有一部集子像《全唐詩》那樣收輯這么多的詩歌和作者。
最早考慮編纂此書的人是清圣祖玄燁。1705年春天,玄燁在第五次南下巡視時,將這一任務交給了江寧織造曹寅。曹寅邀請了彭定求、沈立曾、楊中訥等十人參加編書。次年十月,全書編輯完工。全書的編排體例是這樣的:帝王后妃的作品編在最前面,其次是樂章、樂府,接著是唐代詩人的作品。詩人按時代先后排列,并附作者小傳。最后是唐、五代的詞。由于內容浩繁,編纂時間倉促,書中誤收、漏收、重復,以及張冠李戴、次序混亂、考證粗疏等問題不少。盡管有這些欠缺,《全唐詩》還是一部比較完整的唐詩總集,它較全面地反映了唐代詩歌的繁榮景象。
為使《全唐詩》更加完整、正確,1960年重新排印出版,改正了一些明顯的錯誤。此后,又出版了《全唐詩外編》。
中國最早的敘事長詩《孔雀東南飛》
《孔雀東南飛》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取材于東漢獻帝年間發生在廬江郡(今屬安徽?。┑囊粯痘橐霰瘎?。原為民間歌曲,可能經過后代文人的加工潤色。
故事敘述漢末建安年間,一個名叫劉蘭芝的少婦,美麗、善良、聰明而勤勞。她與焦仲卿結婚后,夫妻倆互敬互愛,感情深摯,不料偏執頑固的焦母卻看她不順眼,百般挑剔,并威逼焦仲卿將她驅逐。焦仲卿迫于母命,無奈只得勸說蘭芝暫避娘家,待日后再設法接她回家。分手時兩人盟誓,永不相負。誰知蘭芝回到娘家后,趨炎附勢的哥哥逼她改嫁太守的兒子。焦仲卿聞訊趕來,兩人約定“黃泉下相見”,最后在太守兒子迎親的那天,雙雙殉情而死。
《孔雀東南飛》通過劉蘭芝與焦仲卿這對恩愛夫婦的愛情悲劇,控訴了封建禮教、家長統治和門閥觀念的罪惡,表達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愛情自主的合理愿望。女主人公劉蘭芝對愛情忠貞不二,她對封建勢力和封建禮教所作的不妥協的斗爭,使她成為文學史上富有叛逆色彩的婦女形象,為后來的青年男女所傳頌。
這首敘事詩共340多句,1700多字,故事完整,語言樸素,人物性格鮮明突出,結構緊湊完整,結尾運用了浪漫主義手法,是漢樂府民歌的杰作?!拔逅摹币詠?,被改編成各種劇本,搬上舞臺。中國最早的旅游地理文學《山海經》
人們常把談“山海經”當作閑談聊天的代名詞。其實,《山海經》是一部記載我國古代有關民間傳說和地理知識方面的重要著作。這本書,大約是從戰國初年到漢代初年楚國和巴蜀地方的人所作,經西漢劉秀(歆)校書,才形成現在的樣子。
《山海經》共18卷,分《山經》和《海經》兩部分。書中記載了我國古代山川、各地民俗、物產資源以及大量神異鬼怪的傳說?!渡浇洝芬晕宸缴酱榫V,記述的內容包括古史、草木、鳥獸、神話、宗教等?!逗=洝烦浀乩矸轿煌?,還記載遠國異人的狀貌和風格。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發達的情況下,《山海經》是一部旅游、地理知識方面的百科全書。
《山海經》里的不少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都表現出極其豐富的想象力。其中夸父追日、女媧補天、嫦娥奔月、共工怒觸不周山等神話故事,代代相傳,家喻戶曉,為后人的神話創作提供了豐富的養料?!渡胶=洝穼嶋H上也是我國記載神話最多的一部古書。
世界上最早的傳記文學《史記》
《史記》是偉大的歷史著作,也是一部傳記文學名著。它全面記述了上古至漢初三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多方面的歷史情況,是我國古代歷史的偉大總結。
《史記》包括本紀、表、書、世家和列傳,一共130篇,52萬余字?!氨炯o”敘述歷代最高統治者帝王的政績:“表”是各個歷史時期的簡單大事記;“書”是個別事件始末的文獻記載,分別敘述天文、歷法、水利、經濟、文化、藝術等方面的發展和現狀,它與后世的專門科學史相近;“世家”主要敘述貴族侯王的歷史;“列傳”則是各種不同類型、不同階層人物的傳記。
《史記》本來是沒有書名的,司馬遷完成這部巨著后曾給當時的大學者東方朔看過,東方朔非常欽佩,就在書上加了“太史公”三字?!疤贰笔撬抉R遷的官職,“公”是美稱,“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誰的著作而已。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著錄這部書時,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后人則又簡化成“太史公記”、“太史公書”、“太史公傳”。久而久之,人們根據“太史公記”而省略成《史記》。
《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公元前145――前87?),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陜西韓城)人。父司馬談學識廣博,官拜太史令。司馬遷10歲的時候,隨父親到了長安,從小就讀了不少書。他從20歲開始就游歷了祖國各地,后又陪同漢武帝巡狩、封禪,游覽了更多的地方。這些實踐活動豐富了司馬遷的歷史知識和生活經驗,他又從民間語文中汲取了豐富的養料,這對他后來著作《史記》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司馬遷35歲那年,父親去世,不久就繼任太史令,42歲正式開始《史記》的寫作。后來得罪了漢武帝,囚禁牢獄,身受腐刑,但他完成《史記》的愿望、意志卻更為強烈和堅定。他在牢中懷著憂憤的心情繼續寫作,到了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史記》一書已基本完成。最早的紙幣
我國最初的貨幣是原始社會末期使用的海貝。秦朝以前,已出現了金屬貨幣和鑄幣。秦朝建立后,統一了幣制,以黃金和方孔圓形的銅錢流通全國。最早的紙幣則是北宋時期的“交子”。
宋代銅錢和鐵錢并用,四川地區則專用鐵錢。當時,四川是鹽、茶、絲綢的重要產地,貨幣流通很大,但鐵錢非常笨重,大錢一千枚重二十五斤,買一匹羅需中錢二萬枚,重二百六十斤,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鐵錢不便流通的弊病越來越突出,因而宋真宗時(997――1022)成都有十六家富商共同印制發行了代替鐵錢的紙幣――“交子”?!敖蛔印鄙厦嬗∮蟹课?、樹木、人物等圖案,還有簽押作為暗記。交子可以兌換現錢,也可以在市場上流通,用交子向交子鋪兌換現錢時,須交一定數量的傭金。新舊交子三年兌換一次。后來,由于交子鋪的富商挪用吞沒現錢,交子的兌換不能保證,常引起爭訟,官府遂禁止商人發行。1023年(仁宗天圣元年),改由政府發行交子。
“交子”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紙幣的出現是貨幣發展的重大進步,在經濟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南宋、元、明、清各朝也都發行和使用紙幣,不過,在我國封建社會里紙幣的流通面并不廣,尚不能完全代替金屬貨幣。我國紙幣的大量發行和使用,是近代以后的事情。
最短命的封建統一朝代
秦統一中國之初,秦王贏政在自稱“始皇帝”時說:我做皇帝,后代按世序計算,稱為二世、三世以至萬世,傳之無窮。秦始皇還讓人制了一方傳國玉璽(xi喜,帝王的?。?,上面鐫刻著“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字,意思是他當皇帝是受命于天,永遠昌盛。秦始皇把整個國家視為自己的私產,做著傳之于子孫萬代的美夢。然而,秦王朝非但沒有“既壽永昌”,而且只延續了十五年就滅亡了,成為中國歷史上最短命的封建統一朝代。
在戰國長期的戰亂后,農民渴望求得休養生息,可是秦王朝給予農民的卻是超過前代幾十倍的租稅和力役,壓得人民喘不過氣來。嚴法酷刑,使人民動輒便受重罰,而且一人獲罪,親族蒙難;一家出事,四鄰遭殃。以至當時竟出現了“赭衣”(穿罪犯服裝的)塞路,囹圄(監獄)成市”的恐怖景象,全國成為了一座大監獄!秦二世胡亥即位后,對百姓更加暴虐,而且誅戮大臣,甚至把他的二十二個兄弟姐妹殺個凈光,結果統治階級內部也“人人自危,欲叛者眾”。這時的秦王朝,如同布滿了干柴,星星之火,便可燎原。
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雖然失敗了,但他們首先掀起的農民革命風暴,卻越來越猛烈。劉邦和項羽率領的起義軍逐漸壯大。公元前207年,項羽率領的起義軍。在巨鹿(今河北平鄉)殲滅了秦軍主力。公元前206年十月,劉邦率領的起義軍沒有遇到大的抵抗,便打入關中,逼近秦都城咸陽(今陜西咸陽附近)。剛被立為秦王四十多天的子嬰(秦二世的侄子,去掉帝號,稱秦王)見大勢巳去,乘著素車白馬,來到咸陽城東的灞上,站在道旁,頸上系著一條白練,躬身捧著那塊刻著“受命于天,既壽永昌”的玉璽,向劉邦投降。至此,煊赫一時的秦王朝,在秦始皇死后剛剛三年就滅亡了。最早的學位制
我國最早的學位制是清朝末年的“附生、貢生、舉人、進士”四級學位制。
學位,是根據專業學術水平而授予的稱號,是對某一學者在學術水平上的一個評價。我國現行的學位制,是世界上一般通行的“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制。學士、碩士、博士的稱呼,雖然自古就有,但與學位制并不沾邊。因為在古代,博士是個官名;學士最初指在學讀書的貴族子弟,以后也成了官職的名稱;而碩士只不過是對德高望重、博學廣聞的人一種敬稱而已。另外,我國古代的科舉制度,雖然有秀才、舉人、進士等級,但這些等級只是充作當官任職的階梯,與學位制同樣是風馬牛不相及。
清末于戊戌變法后興辦了學校。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清政府頒布了《欽定學堂章程》,規定:“小學卒業(畢業),獎給附生;大學分科卒業,獎給進士?!边@樣,以獎勵的形式,對不同程度、水平的知識分子授予相應的稱號??梢哉f,這就是我國最早的學位制??婆e制度之始
科舉制度始于隋朝??婆e,就是由封建國家設立科目,定期舉行統一考試,通過考試來選拔官吏,這種作法,也叫“開科取士”。
在奴隸社會,主要官職都是世襲的。封建社會逐漸采取選拔官吏的辦法。魏、晉、南北朝時,選拔官吏實行“九品中正制”由地方政府進行。九品中正制的選官標準全憑門第出身,于是名門望族子弟被選為上品作高官,庶族寒門出身的人只能被選為下品小官,以至出現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現象。
隨著封建經濟和農業生產的發展,族地主階級的經濟力量不斷加強,人數不斷增多,形成了一股重要的社會力量。他們要求在政治上得到相應的地位按門第高低選官的九品中正制,堵塞了他們進入仕途的道路。加上這種作法容易造成世家大族長期操縱地方政權,稱霸一方的弊病,因而越來越不適應封建王朝的統治利益。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楊堅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擴大地主階級的政權基礎,正式廢除了九品中正制,將選官權力收歸中央。規定各州每年以文章華美為標準選拔三人,薦給朝廷。后又命令京官五品以上、地方官總管、刺史等以“志行修謹”(有才)、“清平干濟”(有德)二科薦舉人才。隋煬帝楊廣即位后,又創置了進士科,國家用考試的方法以才取人,考取的就可以到中央或地方政府中作官,這就是我國科舉制度的開始。
創置科舉制度,是我國古代選官制度的一外重大改革。它適應了庶族地主階級興起的歷史趨勢,為地主階級的各個階層加入統治集團開辟了道路。隋朝實行的科舉制度,一直為以后的封建朝代所沿用,并不斷加以發展和完善,成為封建國家選官的基本制度。和隋朝以前的選官制度相比較,它有利于選拔人才,提高行政效率,對維護中央集權的封建統治起了重要作用。
郡縣制之始
郡縣制是古代中央集權制在地方政權上的體現,它形成于戰國時期。
春秋初期,秦、晉、楚等國往往在新兼并的地方設縣??h與卿大夫的封邑不同,是直接隸屬于國君的地方行政區域,有利于國君對邊遠地區的統治。春秋中期以后,設縣的國家增多,有的在內地也設置了縣,縣開始成為地方行政組織。春秋末期,有的國家又在新得到的邊遠地區設置了郡。這時的郡,雖然面積比縣大,但是由于偏僻荒涼,地廣人稀,地位卻比縣低。進入戰國后,郡所轄的地區逐漸繁榮,人口增多,于是在郡的下面分設了縣。戰國時期,各國先后在邊地和內地設置了郡縣,產生了郡統轄縣的兩級地方行政組織。至此,郡縣制開始形成。
郡的長官稱“守”,縣的長官稱“令”,均由國君任免??たh制使各諸侯國形成了中央、郡、鄉一套比較系統的行政機構,對地主階級實行集權統治起了重要的作用。戰國時期,郡縣制雖然形成并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由于各國分立,執行情況不盡相同。直到秦統一中國后,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才健全了郡縣制,進而在全國推廣。
最早的醫療制度
我國不但醫藥學源遠流長,而且早在周代就建立了比較健全的醫療制度。
周代的醫療機構,設有醫師、上士、下士、府(管藥庫)、史(管記錄)、徒若干人。下面又分食醫(管飲食衛庫)、疾醫(內科)、瘍醫(外科)、獸醫四種。醫師總管醫藥行政,并在年終對醫生進行考核;“歲冬則稽其事,以制其食”,就是說,醫生每年都要通過年終考核增減俸祿。
當時的患者已經分科治療,而且建立病歷?!八澜K則各書其所以,而入于醫師”,規定在死者病歷上要寫明死因,然后送交醫師存檔,以便總結醫療經驗,提高醫療技術。
最早的土地制度
我國最早的土地制度是原始社會的土地公有制。原始社會的氏族公社時期,出現了農業、畜牧業。原始農業最初是火耕,后來發展為鋤耕和犁耕。當時,土地屬于氏族公社所有。開始,由于生產力低下,公社成員必須互相協作才能耕種、收獲,因而氏族成員一起在土地上勞動,產品歸氏族成員平均分配。氏族公社后期,生產工具得到改進,人們也積累了一些生產經驗,生產力有了提高。公社的各個家族或家庭具備了獨自進行農業生產的能力,公社便把土地平均分配給各個家族或家庭耕種,過了一年或幾年再將土地收回,根據人口的變動等情況重新分配。這就是原始社會的土地公有制。最早的國旗
國旗是代表國家的旗幟。古代的中國雖有多種多樣的旗幟,卻一直沒有國旗。鴉片戰爭以后,隨著西方列強的侵入,原來閉關自守的清王朝同各國的交往日益增多,在外交場合中需要有代表大清帝國的旗幟?!褒垺北緛硎钦麄€中華民族的象征,卻被封建君主視為自己的化身;黃色是中國封建社會最高貴的顏色,后來又成了皇帝的專用之色。出于“朕即國家”的觀念,清廷從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后期起,允許以黃龍旗(三角形)作為國旗使用。八十年代后期,清政府正式決定以長方形的黃龍旗作為官方使用的國旗,而旅外華商只能以三角形的龍旗作為國旗使用。這是中國最早的正式國旗。黃龍旗的旗面為黃色,上繪飛龍戲珠的圖案;龍為青色,珠為紅色,龍頭向左上方昂起。
最早的國歌
國歌是代表一個國家的歌曲。從清朝末年到民國,我國曾先后頒布過五次國歌。最早的國歌名為《鞏金甌》。
清朝之前,我國一直沒有國歌。近代,因受西方國家的影響,1906年清政府曾于陸軍部成立后,將新制訂的軍歌代替國歌。1911年(宣統三年),清政府頒布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首國歌――《鞏金甌》。歌詞是:“鞏金甌,承天幬(dao道,覆蓋),民物欣鳧藻,喜同袍,清時幸遭。真熙擔hao浩,明亮),帝國蒼穹保。天高高,海滔滔”?!敖甬T”指國土,“鞏金甌”是要鞏固腐朽不堪、瀕臨崩潰的清帝國。國歌的內容更是為清王朝歌功頌德,粉飾太平。然而,這首國歌頒布還不到一年,隨著武昌城頭的槍聲,清王朝便被辛亥革命推翻了。
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
現在發現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1.最早的農民大起義――公元前207年,陳勝吳廣起義。
2.最早種植水稻(河姆渡)和粟(半坡)
中華之最
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的遠古人類:元謀人 (距今約170萬年)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養蠶和絲織的國家: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中期)
我國最早的歷法:《顓頊歷》(五帝)
我國的第一個奴隸制王朝: 夏朝 (夏朝)
我國(世界上)關于日食和流星雨的最早記載:夏朝 (夏朝)
我國已知的沒毀孫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商朝)
我國最早的醫學分科始于:西周 (西周)
我國歷史上有確切紀年的開始:前841年 (西周)
我國(世界上)關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記載:前613年 (春秋)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探討宇宙本原的哲學家:老子 (春秋)
我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孔子 (春秋)
編年體通史(第一部史書):《左傳》左丘明 (春秋)
我國的第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左丘明 (春秋)
我國最早的一部天文學枯鏈專著:《甘石星經》甘德、石申 (戰國)
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帛畫:《御龍圖》《龍鳳仕女圖》(長沙出土) (戰國)
我國最早的農民起義:大澤鄉起義(陳勝、吳廣) (秦朝)
我國現存較早的一部醫書:《黃帝內經》(編撰于戰國;成書于西漢)
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歷法:《太初歷》(西漢)
我國運用溫室栽培作物的開始 (西漢)
我國的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司馬遷(西漢)
我國(世界上)最早提出勾股定律的數學專著:《周髀算經》(西漢)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使用煤的國家 (始于漢代;北宋時普遍開來)
我國的第一部斷代史:《漢書》班固 (東漢)
我國最早的測震儀器:地動儀(張衡)(東漢)
我國最早的麻醉藥劑:麻沸散(華佗)(東漢)
我國最早的體育保健體操:五禽戲(華佗)(東漢)
我國的第一部完整的藥物學著作:《神農本草經》(東漢)
我國(世界上)最早提出圓周率正確算法的數學家:劉徽 (三國)
我國現存的第一部脈學專著:《脈經》王叔和 (西晉)
我國古代最短的小說:《隕盜》(陶淵明所寫)共25字 (東晉)
我國(世界上)第一位將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后第七位的數學家:祖沖之(南朝)
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書:《齊民要術》賈思勰 (北朝)
我國(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橋:趙州橋(李春) (隋朝)
我國(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陸羽 (唐朝)
我國(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編定頒布的藥典:《唐本草》 (唐朝)
我國(世界上)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板印刷品:咸通《金剛經》(唐朝)
我國(世界上)第一位測出子午線長度的人:僧一行(唐朝)
我國(世界上)最早的火藥武器:火箭 (唐朝)
我國(世界上)最早的船塢(北宋東京郊外) (北宋)
我國(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北宋四川成都地方一帶) (北宋)
我國(世界上)第一位發現地磁偏角的人:沈括 (北宋)
我國(世界上)最早、最完備的建筑學著作:《營造法式》李誡(北宋)
我國第一座海港大石橋:泉州洛陽橋 (北宋)
我國古代最長的橋:泉州安平橋 (南宋)
我國(世界上)第一部系統的法醫學著作:《洗冤集錄》宋慈 (南宋)
我國古代最精密的歷法:《授時歷》郭守敬 (元朝)
我國現存最早的官修農書:《農桑輯要》 (元朝)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推行純紙幣流通的國家 (元朝)
我國古代藥物學的最高成就:《本草綱目》李時珍 (明朝)
我國的第一部余斗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羅貫中 (明朝)
我國的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小說:《水滸傳》施耐庵(明朝)
我國的第一部浪漫主義長篇小說:《西游記》吳承恩 (明朝)
中國的四大發明看一下就知道了
1、世界最長的城墻――中國萬里長城。
2、世界最古老的東西貿易通道――絲綢之路。
3、世界圍地最大的城墻――明代南京石頭城。
4、世界最高的北回歸線標志塔――廣東從化北回歸標志塔。
5、世界水稻種植最北的地區――黑龍江呼瑪縣。
6、世界最著名的涌潮――錢唐江潮。
7、世界最大隕石雨和隕石――降落在吉林省。
8、世界最旱的水閘式運河――廣西靈渠。
9、世界最長的運河――京杭大運河。
10、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黃河。
11、世界海拔最高的河流――雅魯藏布江。
12、世界最高的大咸水湖――西藏的納木錯湖。
13、世界高峰最多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14、世界最高的農業種植區――西藏。
15、世界流動沙丘面積百分比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
16、世界最低的盆地――新疆吐魯番盆地。
17、世界陸面最大的高差――珠穆朗瑪峰(8844.43)與艾丁湖(一155米)。
18、世界熔巖地貌最發達之地――廣西、貴州和云南東部。
19、世界最大的黃土地貌――中國黃土高原。
20、世界最高最年輕的芹吵逗高原――青藏高原。
21、世界空氣最稀薄之地一珠穆朗瑪峰。
22、世界最高、最大的碰祥高原湖群分布區――藏北高原。
1. 最早的兵書是春秋孫武的《孫子兵法》
2.字數最多的字典是清朝的《康熙字典》
3.最早的報紙是西漢的《邸報》
4.最早的傳記文學是西漢的《史記》
5.最早的優秀詩歌總集是春秋的《詩經》
6.記載時間最長的歷史巨著是孔子的《春秋》
7.世界最大的皇宮是北京的故宮
8.最高的宮殿是布達拉宮
9.最長的石窟畫廊是敦煌莫高窟
10.最大的內陸盆地是塔里木盆地
11.最早的立體地圖是宋代沈括繪制的《使契丹圖》
12.最大的廣場是北京天安門廣場
1.最早的兵書是春秋孫武的《孫子兵法》
2.字數最多的字典是清朝的《康熙字典》
3.最早的報紙是西漢的《邸報》
4.最早的傳記文學是西漢的《史記》
5.最早的優秀詩歌總集是春秋的《詩經》
6.記載時間最長的歷史巨嫌賣著是孔子的《春秋》
7.世界最大的皇宮是北京的故宮
8.最高的宮殿是布達拉宮
9.最長的石窟畫廊是敦煌莫高窟
10.最大的內陸盆地是塔里木盆地
11.最早的立體地圖是宋代沈括繪制的《使契丹圖》
12.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工程
13.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
14.世界最高大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15.最高的大高原青藏高原
16.世界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漢語
17.世界鄰國最多的國家中國(21個)
18.世界海拔最高的盆地:柴達木盆地
19.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京杭大運河
20.世界海拔最高的湖泊:喀順湖
21.世界樟腦產量最高的地區:臺灣
22.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黃河
23.世界最大的黃土分布區:黃土高原
24.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區:青藏高原湖區